昨日,江西省工信委宣布,為實施江西工業強省戰略、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江西省工信委2015年將重點抓好“雙六雙十”,即:辦好6大活動、健全6項制度、出臺10個文件、推進10項重點工作。其中,10個文件中包括“互聯網+”4個行動計劃、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園區建設6個意見等。
此前一天,河南省政府則剛剛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互聯網+”達成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將共同探索和推進“互聯網+”在多個城市各個領域的應用。
在更早的3月22日,廣東省副省長劉志庚在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也表示,廣東未來將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制定“互聯網+”發展戰略。
據上證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推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省份只有福建省,但江西、湖南、廣東、河南、深圳等地均已明確相關計劃正在制定中。此外,還有部分省市則是“計劃未出,行動在先”,如山東、四川、甘肅等地已提前踐行“互聯網+”計劃。
梳理各地情況,以福建省為代表,一些省份已明確提出互聯網產業扶持與產值目標。如福建省近日出臺的《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10條措施》提出,2015年至2017年間,福建省將每年統籌不少于5億元的省級互聯網經濟引導資金,到2020年,培育一批知名互聯網龍頭企業,互聯網經濟年均增長率25%以上,總規模超過4000億元等。又如湖南,則明確2015年將力爭實現移動互聯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100%以上,移動互聯網企業數量增長100%。
在具體踐行的過程中,有不少省份將大力引進互聯網龍頭企業入駐作為要務。如河南,與騰訊展開戰略合作;福建省則明確要求創新招商模式,大力引進阿里、百度、騰訊、新浪、小米、京東、360等互聯網龍頭企業。
此外,還有一些省份提前啟動升級寬帶計劃,以為“互聯網+”蓄力。如廣東明確將建設全國首個寬帶城市群;山東則于近日啟動“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提出大幅提高寬帶網絡能力等目標;上海、甘肅、四川等地均已啟動寬帶升級計劃。
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概念未來幾年將持續發酵,各地陸續推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已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