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立性不復存在,自由的美國還自由嗎?
2014年 / 12月09日
失去了網絡中立性的互聯網將會是什么樣子?一直以來人們都在討論這個話題。其實答案就在我們身邊,看看我們日常使用的短信服務(SMS),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并非是聳人聽聞。當互聯網不再有網絡中立性保護時,公司可能面臨“收費服務模式”,不得不按照網絡服務提供商制定的規矩來辦事。說白了,就是付費換取“高速頻寬”。盡管網絡服務提供商們聲稱這樣做是考慮到網絡利用率和昂貴的帶寬成本不得已而為之,但是你以為身經百戰的企業主們還是當年的小白鼠?誰會相信這番借口呢!
對于企業來說,首當其沖的就是用戶流失問題。網絡服務提供商們依賴用戶訂閱量盈利,而不是向用戶提供開放式的消費平臺賺取服務費。因此有的企業主認為受到限制的只是像Netflix這樣的公司或者其他一些對帶寬有高級要求的程序比如流媒體視頻服務,能事情到最后就演變成:如果你沒有打理好上下關系,沒有遵守他們的規章制度,沒有繳納一定的費用,那么你的公司就不是稍微遇到點麻煩,而是攤上了大麻煩——根本沒法讓你跟客戶進行溝通。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們的短信服務現在就是這個狀況。
網絡中立性之于互聯網,就像“公共運輸”之于短信服務。要想了解網絡中立性的意義,我們首先要了解另外一個概念——“公共運輸”。自1934年,公共通信在美國逐漸普及后,電話服務提供商之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禁止任何電話服務商干涉電話通信的對象和內容。時至今日,我們早已習慣了語音通信的自由。但是對于短信服務,它卻沒有任何“公共運輸”協議的保護,于是短信服務運營商自作多情地挑起了監管短信內容的重擔。
從2010年開始,有眼光的商家瞅準了通信營銷的巨大潛力開始利用開放的短信平臺向消費者發送新產品和服務的廣告。從那時候開始,多家企業(Uber,Lyft,Airbnb,Nordstrom還有The Home Depot等等)通過受眾廣泛的手機短信媒體成功地向用戶推廣了他們的產品和服務。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短信服務沒有“網絡中立性”這樣的保護協議——我們可以看到慢慢地,短信服務運營商開始以各種各樣的奇怪理由“和諧”了這些短信。因為他們包含了網絡鏈接、因為他們涉及到了酒精、因為他們的短信內容太低俗(這樣‘任性’的理由并非我憑空捏造,它的的確確存在)。然后再好好想想,我們真的希望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互聯網上嗎?難道我們以后只能選擇??怂剐侣劸W絡或者微軟全國有限電視(MSNBC)網絡了嗎?
有的創業家已經很成功,但是大多數還在努力創業中。但無論成功與否,成功并且保持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一致的: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可以自由地向潛在用戶傳達他們的產品理念的競爭環境。也就是說,創業者可以不受任何干擾地與用戶溝通。正是與用戶零距離的溝通,才成就了我們這個國家的經濟繁榮。
鑒于短信服務的現狀,短信運營商正在努力改善當前的環境,進一步合理化短信審查機制。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為了維護一個公平的短信競爭環境,服務商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另一個事實則是,我們的互聯網已經運行完美,又何必去畫蛇添足干涉一番呢?
自從1934年的電信法案出臺后,電話通信一直免受第三方干擾,我們可以自由地通過電話交流。這對于用戶、企業,當然還有服務提供商來說,都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然而,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遲遲不愿把這樣的自由交流協議應用到其他形式的交流方式上——包括短信和互聯網。但是當奧巴馬總統在本周的演講中明確呼吁互聯網通信必須嚴格按照《電信法案第二章》——也就是“公共運輸”原則實施時,我們知道,一個自由的互聯網時代必將到來。
如果沒有網絡中立性原則,我們都知道結果會是怎樣:互聯網變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我們已經看到沒有中立協議保護的短信服務是怎樣一番情形,顯然我們不希望互聯網重蹈覆轍。而作為消費者,你們的選擇將會改變互聯網未來的命運。所以我在此呼吁大家,支持一個開放的網絡環境,支持嚴格按照《電信法案第二章》的框架來維持網絡中立性原則保護網絡環境的自由。這是一個關乎企業,更關乎每一個消費者的選擇。如果你認同,請登陸FCC官網,說出你的心聲——支持一個自由中立的互聯網,反對選擇性收費。